“心学”与新时代诗歌

□ 魏天无3M7每天发布大量与生活相关的资讯平台

继“草根性”之后,诗人李少君提出“心学”的诗学概念。心学构成他的评论集《诗歌维新:新时代之新》(中国文联出版公司2021年版)的核心,也是他近一年来诗评的理论支点。围绕这一概念展开的诗学反思与建构,体现出诗人立志于从西方现代诗学向中国传统诗学的复归,并与新时代精神相融会,以探索百年中国新诗的内在超越之路。3M7每天发布大量与生活相关的资讯平台

新旧世纪之交国民教育素质的提高和文学教育的普及,互联网的跳跃式发展和网民人数的激增,BBS论坛、博客、微博、微信等自媒体的相继涌现,“写诗的人比读诗的人多”的文学景观,是草根性提出的现实语境。“草根性写作”“草根诗人”业已成为描述、诠释新世纪诗歌的特质,常被引用、讨论的概念。按照李少君的看法,草根性有四个维度,即针对全球化强调本土性、针对西方化强调传统、针对观念写作强调经验感受、针对公共化强调个人性(李少君、吴投文《百年新诗,其命维新》)。草根性写作是指立足于个人经验、有血有肉的生命冲动、个人地域背景与生存环境,具有传统之根的写作。它所强调的个人性与传统性,已蕴含心学观的萌芽。只不过,草根性对应于新世纪诗歌的命名,关注的是自由、自发、自然、自觉的写作状态,赞赏的是诗在走向大众、深入民间中所表现的无拘无束、生动活泼的写作状态,是向下的接地气、得灵气。心学则呼应于新时代诗歌的建构,是对新诗“当代性”的拓展;它倡导的是,诗人在个体生命精神趋向圆满与丰沛中达至的诗艺的超拔,以获得他人的共鸣与共情。3M7每天发布大量与生活相关的资讯平台

何谓心学?李少君认为,诗感于心动于情,从心出发,凝聚情感,用心写作,其过程类似修心,最终领悟意义,创造境界,得以在其中安心,亦能安慰他人;诗的本质是“感受、学习并领悟世界的方式”,心通天地万物,亦可心心相通,以心传心(《我的心、情、意》)。心学说让人感受到浓郁、亲切的中国哲学与诗学的气息,是古老的也是现代的,是浑融的也是清晰的。它包含以下几个值得重视与思考的维度。3M7每天发布大量与生活相关的资讯平台

首先是主情的传统,将情视为诗的枢纽,诗的生发点与归宿地。心学亦可称为情学。李少君说,艺术就是“情感的形式”或“有形式的情感”,而诗是最佳也最精粹的一种情感方式(《我的心、情、意》)。言志说、缘情说在中国诗学中源远流长,是其最核心的部分,也是当今读者诗歌接受心理中最基础的部分。顾随先生说:“一切文学的创作皆是‘心的探讨’。……吾国文学中缺少‘生的色彩’。生可分为生命和生活二者,吾国文学缺少活的表现、力的表现。”(《驼庵诗话》)英美意象派诗歌鼻祖庞德认为诗是“情感的方程式”。李少君将情感作为诗人最重要的才能之一,认为“‘情’是诗歌的初心、诗歌的根基,没有‘情’就写不出来,一定要有深情”(《百年新诗,其命维新》);“诗歌精神性的匮乏首先是因为情感的匮乏,情感浓度不够,不足以打动他人。情感匮乏是时代普遍性问题,冷漠是某些现代人的标配表情”(《精神守恒论》)。主情说将新诗重新纳入中国诗学传统,再度审视。他说的也许是常识,但常识之为常识,因其中有颠扑不破的真理。3M7每天发布大量与生活相关的资讯平台

其次是心、情、志的辩证统一,相生相融。李少君援引古典文献,现代哲人钱穆、冯友兰、李泽厚关于心之内涵的界定,将心学与情学视为一体两面,并与诗人、诗歌之志关联一体,这使他的心学观具有辩证统一的哲学意味。按照钱穆先生的意见,心是一切官能的总指挥总开关,用心观看、用心倾听、用心感悟等日常用语已证实这一点。文学艺术家,尤其是诗人,是在天地万物中敞开所有官能,又因敏感于四季轮回、时移世易而以诗抒情;情感中蕴含有志。“诗言志”之“志”的含义,历来多有考据、辨析,朱自清先生著有《诗言志辨》的长文。李少君吸收了“情志一体”“志思一体”的观点,更偏重于“志”之“思”(意义),认为诗最终要创造一个“有情的意义世界”,“情是个人性的,志就包含他者及社会的视角。情是个人发动,志就有指向,有针对性,需要对象,需要协调,需要方向,还需要接纳。‘志’更具公共性因素。”(《“诗言志”新论》)心学——情学——志思的理路的演绎,是为了将诗与精神——时代精神——相绾结:诗既是诗人一己之情志的抒发,也映射诗人所处的时代精神。当诗人个体生命精神达到充沛、活跃之时,其一己之情感便能接近“去我”或“无我”的境界,感他人之感,感时代之感。这就是陈世骧先生所言:“一切真正成功的抒情诗看似抒一己之情,而实则乃是抒了全人类亘贯古今之情。”(《中国文学的抒情传统》)顾随先生所言:“中国后世少伟大作品,便因小我色彩过重,只知有己,不知有人。……出发点是小我、小己,而发展到最高便是替全民族、全人类说话了。”(《驼庵诗话》)浦江清先生所言:“诗说人情,最好的诗乃是说人人欲说的情,不限于个人的经验。……凡于文学家诗人,就是深刻地体验人生的滋味的人。”(《诗词的情与理》)3M7每天发布大量与生活相关的资讯平台

再次是赋予境界(情境)说以新的内涵。李少君强调诗作为“有情有义”的艺术世界的重要性,是为了避免当代诗重蹈无病呻吟、自娱自乐的覆辙,但并未忽视语言形式对于情义的定形与完形作用。境界是他从中国诗学中摄取的,将诗人主体生命与诗歌修辞方式贯通、交融的基座。“境,乃心物相击的产物,凝神观照所得。其实质就是人与物一体化。”(《何谓诗意?》)境界说不仅打通主体与客体的对立,而且在李少君看来,它包含个体性与主体性,也包含公民性与人民性问题,因此被纳入新时代诗歌精神的建构中:“新时代诗歌,应该确立以人民为中心的主体意识,这种主体意识里面本身就包含了个体意识和民族意识,是建立于个体和民族基础上,但又超越了具体的个人和民族。”(《21世纪与新时代诗歌》)归根结底,境界说是对中国诗学“诗人合一”论的向往与重塑。3M7每天发布大量与生活相关的资讯平台

最后是个人的历史视域。与学院内批评家、文学史家相比,李少君的诗论由于糅合个人创作体验而更具感性,也更具冲击力。作为一位资深编辑,他熟悉新诗及当代诗歌的发展脉络。以“视域融合”闻名于世的德国哲学家伽达默尔认为,理解在任何时候都包含一种旨在过去和现在进行沟通的具体运用,拥有视域意味着正确理解的可能性:“一个根本没有视域的人,就是一个不能充分登高望远的人,从而就是过高估价近在咫尺的东西的人。反之,‘具有视域’,就意味着,不局限于近在眼前的东西,而能够超出这种东西向外去观看。”(《真理与方法》上卷)心学的提出,旨在沟通“过去”(传统诗歌)与“现在”(百年新诗进程中的新时代诗歌),拥有历史视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李少君将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的当代诗歌分为三阶段,一是向外学习的朦胧诗时期,翻译诗盛行;二是向内寻找传统的寻根文学时期,民族本土性主体性意识开始觉醒;三是草根性时期,向下挖掘的阶段。第四阶段尚在形成,可名之为新时代诗歌时期。他认为这一阶段“将确立真正的现代美学标准,呈现独特而又典范的现代美学形象,从而建构现代的意义世界,为当代人提供精神价值,安慰人心”(《百年新诗的历史意义》)。新时代需要新的诗歌精神,这既是对王国维、陈寅恪先生“一时代有一时代之文学”论断的具体化,也是期望新诗在百年历程之后,更多地从本土的文化与诗学传统中吸收养分,也不拒绝与西方诗学传统的交流对话。3M7每天发布大量与生活相关的资讯平台

在最新的一篇文章中,李少君历数中国诗人与中华民族“母亲河”之一的长江的不解之缘。从其发源地到入海口,历朝历代诗人在临江的城市、自然景观中生活、任职、游历、交友,长歌短吟,留下无数璀璨诗篇。“长江是一条中国诗歌的长河,长江也以其壮丽宏阔呈现中国诗歌的精神。”(《长江与中国诗歌精神》)新时代诗歌并非对新世纪诗歌命名的简单替换,是面对新诗的不同视域的转换。新时代诗人要从中华文明的源头开始,扎根大地,以海纳百川的胸襟与卓然而立的才情,创造出新的诗歌美学。3M7每天发布大量与生活相关的资讯平台

湖北日报客户端,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的政策解读、新鲜的热点资讯、实用的便民信息,还推出了掌上读报、报料、学习、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3M7每天发布大量与生活相关的资讯平台

也许你还喜欢

1000字让人下面有反应的句子企业励

偶然间的相遇,蓦然的回首,注定了彼此的一生,逃不开甜蜜的惆怅,躲不开幸福的忧伤.

女人一生最吉利的网名悲伤爱情文章

为你,我翩翩起舞---难忘那双芭蕾舞鞋闲暇下来,多想没有都市的繁杂与浮躁,信步穿

100周年祝福语优美散文欣赏(高尚的

有一种爱,只能回味;有一种情,只能深埋。佛前八百年的修炼,只为今生的一场擦肩。前

重口味网名校园文章(空山之中一亩田

这只是一件很不起眼的小事,实在是太普通和平常了,确实是不值得一提,早就应该从记忆

愿一切美好的唯美句子最伤感的文章

终于,图书馆前的栀子花又开了。夜幕降临,看书倦了,抓起钥匙便起步出去散散心。喜欢

大气的网名美文赏析(陌生的反义词同

初夏的路口,夏花盛开,一朵朵矗立在相遇的经年,朵朵那么妩媚明艳,那是思念开在光阴

梦幻女名字感情动物(红楼梦读后感50

每一次的遇见都值得珍惜。——题记我一直以为每一次的遇见都是命中注定的,所以自己才

伤感情侣名关于执行力的文章(克服困

忙碌的生活,总是压得我踹不过气来。每天都是奔走于工作,日子,简单朴素。不是不好,

爱情非主流网名友情(闻鸡起舞的故事

丝丝缕缕,炊烟从家的方向升起,仿佛一层薄雾,又似美人脸上的面纱,不能让人识得庐山

永久地域网名大全经典文章阅读(有关

温暖如你你身上的光是我前行的灯,合上双手,不再寒冷。你掌心的温度足够点燃我心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