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说的吃饭,到底是吃米还是吃面?南方与北方为何见解不同?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说到“吃饭”二字,在我国的南方地区,吃饭一般是指吃米饭,而在我国的北方地区,吃饭一般是指吃面食。其实,我们都是被米饭和面粉选中的人。QPj每天发布大量与生活相关的资讯平台

中国古代有“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的说法,“六畜”一直没有变,指的是马、牛、羊、鸡、狗、猪,“六畜”最早出现于《左传》、《周礼》等典籍中,实际上,早在新石器时代,中国人就已经驯化了六畜。QPj每天发布大量与生活相关的资讯平台

QPj每天发布大量与生活相关的资讯平台

“五谷”究竟是指哪五谷?历代有不同的说法,“五谷”最早出现于《论语》中:“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四体”就是人的两只手和两只足,“五谷”就是指麻、黍、稷、麦、菽。

“五谷”在先秦、秦汉时期是指麻、黍、稷、麦、菽,到了魏晋南北朝以后,渐渐指稻、黍、稷、麦、菽。两种说法的区别,就在于到底有没有麻和稻的问题。QPj每天发布大量与生活相关的资讯平台

“五谷”当中,我们现在最熟悉的农作物就是稻、麦、菽(大豆),比较陌生的就是黍、稷,最陌生的恐怕就是麻,其实,不仅我们对黍、稷比较陌生,就连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的人们,都分不清古书中常常提到的“粟”究竟是指黍,还是稷了。QPj每天发布大量与生活相关的资讯平台

QPj每天发布大量与生活相关的资讯平台

中国先秦时期的文献中提到的“粟”其实就是指稷,而非黍,在魏晋南北朝之前,粟是我国北方地区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为“五谷”之长,黍的地位仅次于粟。

先秦、秦汉时期,中国的经济重心在黄河流域,黄河流域的土质比较疏松,再加上当时的水利设施不是很先进,灌溉系统不发达,适合种植黍和粟,因为这两种农作物耐贫瘠,生长周期短,抗旱能力强。这一时期,中国的人口比较少,西汉全盛时期,人口在6000万左右,这是自夏、商、周以来的人口峰值,当时的人口少,土地非常的多,在北方地区种植粟和黍是最优的选择,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发挥区位优势,土地面积广阔,就不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建立庞大的灌溉系统,进行精耕细作,当时的北方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粟,南方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则一直是水稻。QPj每天发布大量与生活相关的资讯平台

粟和黍耐贫瘠,抗旱能力强,但是有一个缺点,相对于小麦来说,单产量低。唐代以前,中国的粮食作物,北方以粟为主,南方以稻为主,这种局面一直维持到开元盛世,杜甫说:“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唐朝的开元盛世,大概是中国最后一个靠粟支撑的盛世了,唐朝人吃饭,北方人是吃粟米饭,南方则是吃大米饭。QPj每天发布大量与生活相关的资讯平台

QPj每天发布大量与生活相关的资讯平台

唐代,粟仍然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但是,小麦的地位开始慢慢上升了,并有取代粟的趋势,入宋以后,中国则形成了稻麦为主的粮食结构了。粟和黍在北方地区仍然有所种植,但是,已经居于次要地位了。

小麦在我国的北方地区为什么会取代粟呢?主要是因为小麦的单产量高,唐朝全盛时期,中国的人口已经超过8000万了,而到了北宋时期,中国的人口则一度突破到1.3亿,人口越来越多,耕地的面积则是有限的,于是,就迫切需要提高单位面积的粮食产量,小麦就取代了粟的地位,人口多了以后,也有人力来进行精耕细作,建立庞大的灌溉系统。另外,小麦能够取代粟,还与中国古代石磨技术的发展有关,秦汉时期的人们食用小麦,是指吃麦饭,将小麦的麦粒煮着吃,小麦粒食口感非常的差,远不如磨成面粉好吃,随着石磨技术的发展,小麦的推广也成为了可能。QPj每天发布大量与生活相关的资讯平台

QPj每天发布大量与生活相关的资讯平台

其实,随着中国人口的增长,我国北方地区曾经大规模推广过水稻,因为水稻比小麦的单产量还要高,明朝时期,我国的粮食作物结构,70%是水稻,所谓“稻居什七”,北方各省本来是种植小麦的,但是,明代北方各省的小麦种植量下降到了一半左右,水稻在北方各省大规模推广了开来,占据粮食作物的50%之多。

我国北方地区的水资源相对来说比较少,种植水稻没有多少优势,但是,为了从单位面积的土地中获得更多的粮食,元明清时期的人们想尽了一切办法,改善北方的水利设施,使得水稻在北方也能够生长,清朝的时候,我国北方地区的水稻种植一度推广到北纬40度附近的地区,今天的北京、天津一带分布有大量的稻田。QPj每天发布大量与生活相关的资讯平台

然而到了雍正年间,在北方地区推广水稻,已经困难重重了,只有在水源条件好的地方,才有水稻种植,大部分的地区的稻田开始荒废,改为旱田了,变成旱田之后,种植小麦成为了首选。清朝末年,为了增加粮食产量,清廷一些官员尝试在我国的河北地区推广水稻,但是,未能推广成功,原因就是这里的水资源太少了。QPj每天发布大量与生活相关的资讯平台

QPj每天发布大量与生活相关的资讯平台

如果北方地区的水源也充足的话,明清时期,水稻可能会成为我国北方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

北方地区推广水稻之所以困难重重,与近一万年以来,地球的气候变化有关,自新石器时代以来,地球的气候从整体上来看,是趋向于干冷的,我国的农耕区主要位于季风气候区,海洋上的暖湿气流自东南沿海而来深入影响到西北内陆,降水量呈现出由东南向西北递减的趋势,气候趋向于干冷之后,来自海上的暖湿气流,就越来越难以影响到我国的西北内陆地区,这就导致了我国华北平原的降雨量,从整体上来看,是趋向于减少的,孔子、孟子生活的年代,黄河流域的降雨量肯定比明清时期要多。QPj每天发布大量与生活相关的资讯平台

QPj每天发布大量与生活相关的资讯平台

北方地区的水资源日益减少,还与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利用有关,水稻本身就不是北方地区的原产作物,而是生长在水网密布的南方地区,人类为了增加粮食产量,在北方地区强行推广水稻,必然加速北方地区湖泊的萎缩。

南宋时期,我国的粮食作物基本上就形成了南稻北麦的局面,但是,在元明清时期,北方地区的水稻种植面积亦有所扩展,受到水资源的限制,北方最终形成了以小麦为主的粮食作物结构。QPj每天发布大量与生活相关的资讯平台

QPj每天发布大量与生活相关的资讯平台

水稻和小麦并不是粮食作物中单产量最高的,从美洲传入到中国的玉米、甘薯、马铃薯的单产量更高,但是,为什么玉米和甘薯没有占据主导地位呢?原因就是玉米、甘薯在中国古代被视为“粗粮”,粗粮的膳食纤维含量高,易填饱肚子,但是,其碳水化合物的含量较低,长期食用粗粮,以粗粮为主食,容易导致营养不良。水稻和小麦则是“细粮”,既能填饱肚子,又有营养,谷物的营养成分主要是糖类,即碳水化合物,其次是少量的蛋白质,因此,以谷物为主食,还需要适当食用肉类和蛋类食品,以补充蛋白质,“六畜”中的猪、鸡则主要负责提供肉类和蛋类食品。

所以,中国古代的农民都是被小麦和水稻选中的农民,小麦和水稻是最优的粮食作物。QPj每天发布大量与生活相关的资讯平台

那么,在整个地球上,粮食作物的结构是怎么样的呢?全世界总产量最高的粮食作物是玉米、其次是水稻,然后是小麦。QPj每天发布大量与生活相关的资讯平台

玉米、水稻和小麦是世界三大谷物,玉米的产量最高,但是,玉米产量中的很大一部分都不是直接食用的,而是作为饲料使用的,此外,玉米还可以制造成乙醇。尤其是发达国家生产的玉米,主要是作为饲料来使用的。QPj每天发布大量与生活相关的资讯平台

QPj每天发布大量与生活相关的资讯平台

水稻是世界上产量第二高的农作物,全世界50%以上的人口以水稻的稻米为主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地球人吃饭,主要就是吃米。

小麦是世界上产量第三高的农作物,由小麦的麦粒磨制而成的面粉是人类的第二大主食,在欧美国家的人们主要是以面粉为主食,是吃面的。QPj每天发布大量与生活相关的资讯平台

当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谷物成为了消耗量越来越低的食品,肉类、牛奶、蛋类食品的比重提高了,但是,谷物中的水稻和小麦仍然是人类必备的食品。QPj每天发布大量与生活相关的资讯平台

最后,我们来说一说麻,“五谷”当中的麻其实并不是芝麻,而是火麻,麻是先秦、秦汉时期重要的粮食作物,直到晚清时期,中国一些地方的农民每年还会种植少量的麻,麻的果实可以食用,纤维可以纺织,在先秦、秦汉时期,麻也是一种经济作物。QPj每天发布大量与生活相关的资讯平台

也许你还喜欢

胡乐文化为何能够顺利在唐朝进行发

在历史上的任何时期,胡人也就是西域百姓对繁荣的中原王朝是十分向往的

白居易自称战神白起后人,李商隐:连白

一提到白起,很多人便会心有余悸

唐朝的县制度:职能繁多,体系完善,基层

无论是哪个朝代,无论是哪一家的皇权,没有基层百姓的安守

宫心计高手,她一路从卑微宫女成为后

古代女子地位低,所以古代男子有三妻四妾是在正常不过的事情,对于皇帝来说,皇后是名正言顺

西安考古新发现!《长恨歌》骊宫遗址

唐代白居易著名的诗篇《长恨歌》里提到“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近日,白居易

魏国的祖辈魏绛,因为执法严正,差点让

我们知道三晋之一的魏国的祖辈为魏犨,魏犨因为违反晋文公的命令擅自进攻曾帮助过晋文公

红颜薄命,她在后宫兢兢业业数年,终于

在古代男子三妻四妾的时代,女子的地位是很低的,可是相对于普通百姓来说能进入皇帝后宫的

鲁昭公忍无可忍,出兵讨伐季氏,最终却

对于攻伐季氏,早就有南蒯向鲁昭公建议合作

齐国相国晏子,能言善辩机智过人,以国

晏婴继其父晏弱之后成为齐卿,历灵公、庄公、景公三朝

吴德回忆:隔离审查“四人帮”的想

1976年9月9日,毛主席因病逝世。全国上下一片悲伤。而作为毛主席接班人的华国锋开始马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