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娲:古之神圣女,化万物者也

《封神演义》中塑造了众多的女性形象,她们或贤良淑德,或贞洁刚烈,或狐媚惑主,性格各异,其中女娲和妲己无疑是最吸引读者注意的两位女性。她们一个是深受世人敬仰的上古女神,另一个则是祸国殃民的女妖,虽千差万别,但又有紧密的联系。妲己之所以蛊惑纣王,是受了女娲的指派,为得是报纣王意淫之仇,这就给作品增加了很多意味。在妲己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女娲已不再是神化的人类母神,而是走下了神坛、世俗化的女神。相反,妲己则表现出她迷人的一面和魅惑圣主、残忍狠毒的另一面,成为中国文学史上永远占据一席之地的典型。UrN每天发布大量与生活相关的资讯平台

UrN每天发布大量与生活相关的资讯平台

女娲是中国上古神话中的创世女神,为中华民族所景仰和供奉。女娲形象是有诸多的神话故事来展现的,其形象具有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她在中国的神话族谱上占据重要的位置。UrN每天发布大量与生活相关的资讯平台

“女娲”之名最早见于《楚辞·天问》:“女娲有体,孰制匠之?”许慎《说文解字》释:“女娲”为“古之神圣女,化万物者也”。由此可见,女娲很早就已经被塑造成为可以化生万物的女神。UrN每天发布大量与生活相关的资讯平台

在古代神话中虽然没有细致地描述女娲神的形象,但是寥寥的记叙却表现了先民对女娲的崇拜和尊重。如列维·布留尔所说,“神话则是原始民族的圣经故事”,在基督教徒的心中耶稣是伟大的存在,在中国古代民众的心目中,女娲也是这样的存在,并且有可能有过之而无不及。对于先民而言,女娲是神圣的,她是先于万事万物而存在的,是她创造了万物,包括人、动物、植物等等一切。也正是由于对女娲的崇拜,才使得关于女娲的神话得以流传千古、经久不衰,乃至今日在民间依然有为纪念女娲而设立的种种节日和庙宇。UrN每天发布大量与生活相关的资讯平台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先民对于女娲的崇拜慢慢归于平淡,为了拉近与女娲的距离,民众为女娲增加了许多人的特性,自此女娲逐渐远离了高高在上的女神形象,缩小了与民众之间的距离。屈原在《天问》中曾发出这样的疑问:“女娲有体,孰制匠之?”对此,东汉王逸的注中做了这样的解释:“传言女娲人头蛇身!一日七十其体!如此!谁所制匠而图之乎?”女娲最初是人首蛇身的形象,“蛇”是原始社会的一种图腾,代表的是先民对图腾的崇拜,逐渐的女娲形象一步步发生不同的变化,这是与人们的想象分不开的,最终女娲被塑造成美女。《正义》引《帝系》也说:“涂山氏之子,谓之女娲,是生启。”也就是说,女娲就是与大禹有过一段风流韵事的涂山氏。《史记·补三皇本纪》记载:“神农氏姜姓,母女登,有娲氏之女,为少典妃。”由此可知女娲就是“有娲氏之女”的神格化了。《吴越春秋·越王无余外传》说:“禹娶涂山,谓之女娇。”《晋语》说:“少典娶于有娇氏,生黄帝、炎帝。”娇、娲互讹。女娲由人首蛇身演变成涂山氏,向着一个女人的形象转变。这一点在西王母的身上更为显著:“有人戴胜,虎齿,有豹尾,穴处,名曰西王母。”之后西王母由半人半兽转变为老妪,再后来转变为端庄稳重、华贵大方的美女,“视之可年三十许,修短得中,天姿掩霭,容颜绝世,真灵人也”。女娲也如西王母一般,从人身蛇尾,最终变为国色天香的美人,“容貌端丽,瑞彩翩跹,国色天姿,宛然如生;真乃蕊宫仙子临凡,月殿嫦娥下世”。这也充分表明了一点,就是女娲形象的变化是随着民众对她的期待而变化的,她一步步的变化反应了民众对女娲形象的不断塑造,就是说民众是以自己的标准塑造了他们心目中的女神,给女娲原本人身蛇尾的形象披上了绮丽的衣裳。UrN每天发布大量与生活相关的资讯平台

在民间还流传着这样一则故事,女娲补天之后受到玉皇大帝的封赏,待封赏之后女娲并未懈怠,而是回到人间保护苍生万物。中皇山是女娲最早居住的地方,但是她发现有人抢地盘在山上插了把剑,这是成汤王占地的表现,女娲也看上这座山了,于是她悄悄在剑下埋了一只鞋。最后在和成汤王理论之时,女娲成了赢家,抢占了中皇山。这是民间传说中的女娲,在这个传说中女娲不再是创世女神,而是具备了人的特征,为了抢地盘而耍小聪明。由此可见,为了拉近与女娲之间的距离,人们给女娲增加了许多人的性格特征,甚至有些无理取闹和斤斤计较,这就使女娲的形象不再是那样的高高在上,而是成了有着“人格”的神。UrN每天发布大量与生活相关的资讯平台

UrN每天发布大量与生活相关的资讯平台

民间传说即是如此,文学作品中塑造的女娲形象也由神圣的神演变成带有俗人情绪的神。女娲是文学作品中出现最多的女神形象,有的是将女娲作为主角进行描写,有的则将女娲形象作为作品中的线索。在第一类中作品中,虽然女娲成为作品中的主角,但女娲身上融入了政治因素,表现出了世俗化的意味;在第二类作品中经过历朝的演变,女娲形象已经开始趋于人格化。UrN每天发布大量与生活相关的资讯平台

第一类情况,女娲不再只是一个配角、一个线索,而是成为整个作品的主角。以女娲为主角的作品出现的比较完,而且作品数量比较少。在《开辟演义》中,去掉了女娲神圣的光环,它把女娲帝化了:“却说女娲氏,系女身,乃伏羲氏之妹,同母所生,生而神灵,面如傅粉,齿白唇红,身长二丈五尺,幼极聪慧,长佐兄正婚姻媒的嫁娶之礼,以重万民,是为神媒,帝爱而敬之。”①女娲的这一形象是作者按照自己的想法对女娲进行的改写,在作品中女娲被赋予更多道德方面的要求,可以说作者在作品中将女娲设定成了政治斗争的代表,使女娲彻底远离她的神格,而沦为政治统治的工具。UrN每天发布大量与生活相关的资讯平台

将第二类情况表现得淋漓尽致的就是《封神演义》。《封神演义》的主干故事可以说是起源于纣王对女娲的亵渎,从这里可以清楚地看到小说中的女娲形象已有了较大的变化,她已不是原始的人首蛇尾,而是带上了较多世俗化的色彩。UrN每天发布大量与生活相关的资讯平台

小说中的女娲故事大致如下:丞相商容认为“女娲娘娘乃上古女神,生有圣德”,于是就劝纣王“祀此福神,则四时康泰,国祚命长,风调雨顺,灾害潜消”。为保天下太平纣王前往女娲宫朝拜,不料纣王看到女娲圣象时却为之神魂颠倒,陡起淫心,于是就题了这样一首诗:UrN每天发布大量与生活相关的资讯平台

UrN每天发布大量与生活相关的资讯平台

凤鸾宝帐景非常,尽是泥金巧样妆。曲曲远山飞翠色,翩翩舞袖映霞裳。梨花带雨争娇艳,芍药笼烟骋媚妆。但得妖娆能举动,取回长乐侍君王。UrN每天发布大量与生活相关的资讯平台

先不说纣王时代会不会写出如此工整的七言诗,但小说中明确交待,正是这首诗招致了女娲娘娘的恼怒。她说:UrN每天发布大量与生活相关的资讯平台

殷受无道昏君,不想修身立德,以保天下;今反不畏上天,吟诗亵我,甚是可恶!我想成汤伐桀而王天下,享国六百馀年,气数己尽;若不与他个报应,不见我的灵感。UrN每天发布大量与生活相关的资讯平台

女娲的报复多少有点小题大做。在中国文化中女娲本就是生殖和性爱的象征,汉代的石刻画象与砖画中,常有人首蛇身的女娲和伏羲画像,腰以上是人的形状,腰以下则是蛇尾,两条尾巴紧紧地亲密地交缠在一起,伏羲女娲兄妹结婚繁衍滋生人类的神话传说,在文献记载和民间故事里都得到广泛的印证。③可是女娲却因为纣王写诗意淫就要毁灭成汤百年基业。这主要是由于,随着社会的发展儒家的道德观念成为正统思想,性成为禁忌的话题而不再是崇拜的对象,女性逐步变成了邪恶的化身。所以女娲在受到纣王的侮辱后进行了疯狂的报复。由此可以看出,女娲已经成为人一样的“神”,对于纣王的意淫,她开始表现出愤恨和难堪,“若不与他个报应,不见我的灵感”。UrN每天发布大量与生活相关的资讯平台

女娲看见淫诗登时大怒,即时前往朝歌,不想途中知“纣王尚有二十八年气运,不可造次”,只能“暂回行宫”,但“心中不悦”。女娲娘娘深感受辱而不能立刻报仇,遂派三妖下界祸乱商朝,终致下界大乱,商朝灭亡。作品中的女娲被塑造成掌控万物的神,体现了人类对于原始神的敬仰。但作品产生的时代距离神话出现的时间已很遥远,女娲在民间信仰中已经远离了神的品格,所以作品中才会出现女娲与纣王斤斤计较的情节。女娲派三妖下界祸乱商朝,她说:UrN每天发布大量与生活相关的资讯平台

成汤王气黯然,当时天下,凤鸣岐山,西周已生圣主。天意已定,气数使然。你三妖可隐去妖形,托身宫院;俟武王伐纣,以助成功,不可残害众生。事成之后,使你等亦成正果。UrN每天发布大量与生活相关的资讯平台

UrN每天发布大量与生活相关的资讯平台

为报纣王淫诗猥亵之仇,女娲假借成汤王气数已尽,“天意已定”,致使国家大乱,终至灭亡。颇为讽刺的是,在此之前商朝本是一派祥和之象:“纣王坐享太平,万民乐业,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四夷拱手,八方宾服,八百镇诸侯尽朝于商。”说明纣王并不是无道昏君,不然商朝不会是人稠物穰。这与女娲派三妖祸乱商朝之后的情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中似乎可以看到作者对女娲的一丝不满。在作者看来,女人就是祸水,“人君爱色,必颠覆社稷;卿大夫爱色,比绝灭宗庙;士庶人爱色,必戕贼其身”,就连高高在上的女娲神也不例外,女娲对纣王的疯狂报复是商纣灭亡的原因,倘若女娲是一个姿色平平的女神,那么纣王也不会迷失其中写下淫诗冒犯神威,作者也从另一个侧面表明了女娲才是“祸水”的源头。UrN每天发布大量与生活相关的资讯平台

随着三妖的下界,商朝的状况就如女娲娘娘预料一般,每况愈下:UrN每天发布大量与生活相关的资讯平台

三十一氏传殷纣,商家脉络如断弦。紊乱朝纲绝伦纪,杀妻诛子信谗言。秽污宫闱宠妲己,虿盆炮烙忠贞冤。鹿台聚敛万姓苦,愁声怨气应障天。直谏剖心尽焚炙,孕妇刳剔朝涉歼。崇信奸回弃朝政,屏逐师保性何偏。郊社不修宗庙废,奇技淫巧尽心研。昵比罪人乃罔畏,沉酗肆虐如鸇鸢。UrN每天发布大量与生活相关的资讯平台

本来贤明的纣王成了宠信小人、谗害忠良、残暴冷血的无道昏君,而这一切皆在女娲的计划当中。在商朝灭亡的过程中,许多的修道仙人被牵扯进来,并且狐狸精附体妲己狐媚纣王,使得纣王偏听偏信,炮烙梅伯、造虿盆、修鹿台、剖心比干,等等,无所不用其极,终使纣王失掉民心,落了个国亡身死的下场。UrN每天发布大量与生活相关的资讯平台

女娲复仇成功之后首先要考虑对三妖的处置,毕竟当初她曾许诺使其修成正果,得道成仙。所以,女娲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助姜子牙收服三妖,使自己从商朝灭亡这件事上脱身,堵住悠悠之口:“将缚妖索把这三个业障锁了,交予杨戬,解往周营,与子牙发落”。这着实使三妖绝望,但她们依旧心存幻想:UrN每天发布大量与生活相关的资讯平台

昔日是娘娘用招妖幡招小妖去朝歌,潜入宫禁迷惑纣王,使他不行正道,断送他的天下。小畜奉命,百事逢迎,去其左右,令彼将天下断送。今已垂亡,正欲覆娘娘钧旨,不期被杨戬等追袭,路遇娘娘圣驾,尚望娘娘救护,娘娘反将小畜缚去姜子牙发落,不是娘娘“出乎反乎”了?望娘娘圣裁!UrN每天发布大量与生活相关的资讯平台

三妖对女娲其实并不抱有太大的幻想。在纣王径往摘星楼之后,三妖商量断送成汤百年基业之后自己的去处,“此时无处可栖,不若还归轩辕坟去,依然自家巢穴,尚可安身,再为之计”。三妖其实已经预料到自己的下场,但却还是没想到女娲为维护自己的圣名,拿她们作“替罪羊”:UrN每天发布大量与生活相关的资讯平台

UrN每天发布大量与生活相关的资讯平台

吾使你断送殷守天下,原是合上天气数。岂意你无端造业,残贼生灵,屠毒忠烈,惨恶异常,大拂上天好生之仁。今日你罪恶贯盈,理宜正法。UrN每天发布大量与生活相关的资讯平台

自此,三妖成为成汤灭亡的“祸水”,成为人人得而诛之的妖孽,但却有意无意中忽视了女娲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作者对女娲是有着不满情绪的,在小说开篇描写女娲美貌之后,紧接着就写道:“古语云:‘国之将兴,必有祯祥;国之将亡,必有妖孽。’纣王一见,神魂飘荡,徒起淫心。”这句话出现在作品描写女娲美貌之后,这就暗示了作者对女娲的怀疑,所谓的上古女神才是导致商纣亡国的“妖孽”。UrN每天发布大量与生活相关的资讯平台

纣王题诗当即招来丞相商容劝阻:“今陛下作诗亵渎神明,毫无虔敬之诚,是获罪于神圣,非天子巡幸祈请之礼,愿主公用水洗之,恐天下百姓观见,传言圣上无有德政耳。”但纣王却拒绝了他的良言相劝,他说:“朕看女娲之容有绝世之姿,因作诗以赞美之,岂有他意?卿毋多言。况孤乃万乘之尊,留与万姓观之,可见娘娘美貌绝世,亦见孤之遗笔耳。”纣王不听商容之言的原因应该是,他认为女娲乃是上古女神,度量宽大,不会和他计较,可不成想却真的招来了女娲娘娘的报复,天下大乱,生灵涂炭,商朝灭亡,纣王落得个自缢于摘星楼的下场。UrN每天发布大量与生活相关的资讯平台

《封神演义》是以女娲为源头写作的小说,在其他的文学作品中也有类似的创作。在《红楼梦》里,那块与宝玉一同降生的石头,就是女娲补天剩下的,为的是去人间历练一番,作品中虽未出现女娲形象,但是警幻仙姑在其中就扮演了与女娲相似的角色。她教授宝玉云雨之事,这也就打破了女神不食人间烟火的形象,给女神披上了世俗的外衣。这些例子都体现了,女神在逐渐远离最初形象的趋势,也可以说原始神话在时代的变化为适应大众的心理需求而做出的变化。UrN每天发布大量与生活相关的资讯平台

UrN每天发布大量与生活相关的资讯平台

女娲的形象由人首蛇身到美丽女子,由上古女神到拥有人格的女神,由为世间万物到世俗化的转变表明了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神格逐渐消退,人格逐渐上升,这是大众为拉近人与神之间的距离而为女娲赋予新的生命意义。文学作品对女娲不同的塑造也是对时代发展的另一种解释,这种解释开始从人性的角度解读女神,为神增加了诸多的“人格”特征,因而远古神话中存在的女神就终于走下神坛,成了世俗化的神。UrN每天发布大量与生活相关的资讯平台

也许你还喜欢

胡乐文化为何能够顺利在唐朝进行发

在历史上的任何时期,胡人也就是西域百姓对繁荣的中原王朝是十分向往的

白居易自称战神白起后人,李商隐:连白

一提到白起,很多人便会心有余悸

唐朝的县制度:职能繁多,体系完善,基层

无论是哪个朝代,无论是哪一家的皇权,没有基层百姓的安守

宫心计高手,她一路从卑微宫女成为后

古代女子地位低,所以古代男子有三妻四妾是在正常不过的事情,对于皇帝来说,皇后是名正言顺

西安考古新发现!《长恨歌》骊宫遗址

唐代白居易著名的诗篇《长恨歌》里提到“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近日,白居易

魏国的祖辈魏绛,因为执法严正,差点让

我们知道三晋之一的魏国的祖辈为魏犨,魏犨因为违反晋文公的命令擅自进攻曾帮助过晋文公

红颜薄命,她在后宫兢兢业业数年,终于

在古代男子三妻四妾的时代,女子的地位是很低的,可是相对于普通百姓来说能进入皇帝后宫的

鲁昭公忍无可忍,出兵讨伐季氏,最终却

对于攻伐季氏,早就有南蒯向鲁昭公建议合作

齐国相国晏子,能言善辩机智过人,以国

晏婴继其父晏弱之后成为齐卿,历灵公、庄公、景公三朝

吴德回忆:隔离审查“四人帮”的想

1976年9月9日,毛主席因病逝世。全国上下一片悲伤。而作为毛主席接班人的华国锋开始马不